目前分類:山口 (8)
- Nov 02 Fri 2012 18:19
山口2012-11-23:可以用超低價大啖河豚鍋等海鮮的魅力活動—「下關鮮魚祭」
- Apr 05 Thu 2012 09:30
山口2012-04-29:浩蕩經過五連木造拱橋的諸侯隊伍最吸睛的「錦帶橋祭」
水流潺潺的錦川,以及那清流上描繪出五連美麗拱形的「錦帶橋」。在以堪稱岩國之象徵的這座橋為中心的一帶,將於黃金週假期首日的4月29日,盛大舉行「錦帶橋祭」。(2012年3月29日 引用自山口縣官方網站)
流經岩國市的錦川。在河面寬度200公尺左右的這條河上所架設的木造橋就叫做「錦帶橋」。從17世紀架設以來,曾因為洪水的關係數度流失並重蓋,至今仍保留著建造當初的拱形造型。其獨特的形狀,也被列為「日本三名橋」之一。
在這裡,每年4月所舉行的「錦帶橋祭」,是一個能讓人感受到錦帶橋所連結的岩國城和城下町往昔面貌的活動。祭典最吸睛的重頭戲,就是從岩國往江戶(現在的東京)行進的諸侯隊伍的重現。從下午1點起,扮成城主及家臣等模樣的民眾,開始列隊依序渡橋。
流經岩國市的錦川。在河面寬度200公尺左右的這條河上所架設的木造橋就叫做「錦帶橋」。從17世紀架設以來,曾因為洪水的關係數度流失並重蓋,至今仍保留著建造當初的拱形造型。其獨特的形狀,也被列為「日本三名橋」之一。
在這裡,每年4月所舉行的「錦帶橋祭」,是一個能讓人感受到錦帶橋所連結的岩國城和城下町往昔面貌的活動。祭典最吸睛的重頭戲,就是從岩國往江戶(現在的東京)行進的諸侯隊伍的重現。從下午1點起,扮成城主及家臣等模樣的民眾,開始列隊依序渡橋。
- Nov 10 Thu 2011 09:51
山口:巖流島之決鬥到明年將屆滿400年 宣傳「聖地」之旗幟滿天飛揚
宮本武藏跟佐佐木小次郎的巖流島(下關市)之決鬥,到明年即將屆滿400年了。因此,下關市和山口縣、北九州市所共同成立的「關門海峽觀光推進協議會」,製作了宣傳身為「決鬥之聖地」的巖流島的宣傳旗幟和大型橫布條。(2011年10月31日 引用自讀賣新聞)
浮在隔開本州和九州的關門海峽上的巖流島,因為是1612年大劍豪宮本武藏跟佐佐木小次郎舉行決鬥的場所,因此十分有名。現在則是整備成公園供民眾休憩。在以大海為背景的武藏跟小次郎揮劍的銅像周圍,總是有許多遊客一邊拍照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
明年正好是從決鬥那年算起400週年。因此,當地民眾想到了一個把巖流島當作決鬥的代名詞,大大地進行宣傳的策略。800根準備好的旗幟上,寫的不是別的,正是「決鬥之聖地—巖流島」幾個大字。
明年正好是從決鬥那年算起400週年。因此,當地民眾想到了一個把巖流島當作決鬥的代名詞,大大地進行宣傳的策略。800根準備好的旗幟上,寫的不是別的,正是「決鬥之聖地—巖流島」幾個大字。
- Jun 10 Fri 2011 08:57
山口:在木造拱橋旁表演傳統捕魚法,錦帶橋的「鵜飼」時期開始了
岩國市的夏日風情詩「錦帶橋的鵜飼」於1日開幕了。借景國家名勝—錦帶橋,在漂浮於錦川上的鵜飼舟的篝火搖曳中,24隻鸕鶿們不停地追逐小香魚。(2011年6月2日 引用自每日新聞)
把鸕鶿放到河川裡,讓它們捕捉香魚的傳統捕魚法「鵜飼」,雖然最有名的就屬岐阜市的長良川,不過在其他各地也會舉行。
其中之一的山口縣岩國市錦帶橋的「鵜飼」活動,一般認為在17世紀左右就開始了。它在5座連續的木造拱橋的錦帶橋旁舉行,雖然過去也曾經有過中斷的時期,不過現在則是朝觀光走向繼續實行。
其中之一的山口縣岩國市錦帶橋的「鵜飼」活動,一般認為在17世紀左右就開始了。它在5座連續的木造拱橋的錦帶橋旁舉行,雖然過去也曾經有過中斷的時期,不過現在則是朝觀光走向繼續實行。
夜晚的鵜飼活動,船隻會在晚上7點出航。遊客們可以在船上一邊用餐,一邊欣賞浮現在河面上的美麗拱橋身影以及來自鵜飼舟的篝火的打燈照亮。基本費用是3500日圓。另外,中午12點半出航的「晝鵜飼」則是2500日圓。所有航程都是預約制的。
- May 12 Thu 2011 09:22
山口2011-05-28~:初夏的西之京有螢火蟲飛舞!「螢火蟲觀賞週」
- Apr 12 Tue 2011 14:20
山口2011-05-01~:現場販售擁有400年歷史之陶器的「萩燒祭」
名為「萩燒」的陶器,不但擁有400年引以為傲的傳統,如今其藝術性在國內外也獲得極高的評價,甚至還被指定為傳統工藝品,同時也是受到廣大客群青睞的觀光土產品。而「萩燒祭」,則集合了市內的萩燒窯廠以及批發商、零售商等,於每年5月1日~5月5日的5天期間舉辦。(2011年4月7日 引用自萩燒祭官方網站)
山口縣北部的萩市,是一個在河川沙洲上形成城鎮的城下町,也因19世紀的明治維新時期,出了許多優秀的人物而聲名大噪。這一帶在17世紀初期,集合了朝鮮人的陶匠們,開了許多窯廠,因此也以陶器產地而廣為人知。
在這裡,5月所舉行的,就是「萩燒祭」。大約50家的窯廠和專賣店齊聚一堂參加攤位的擺設。販售價格也設定的比通常要低一點,因此吸引許多喜歡挖寶的陶藝家們前來造訪尋寶。
山口縣北部的萩市,是一個在河川沙洲上形成城鎮的城下町,也因19世紀的明治維新時期,出了許多優秀的人物而聲名大噪。這一帶在17世紀初期,集合了朝鮮人的陶匠們,開了許多窯廠,因此也以陶器產地而廣為人知。
在這裡,5月所舉行的,就是「萩燒祭」。大約50家的窯廠和專賣店齊聚一堂參加攤位的擺設。販售價格也設定的比通常要低一點,因此吸引許多喜歡挖寶的陶藝家們前來造訪尋寶。
- Mar 04 Fri 2011 18:28
山口:將於櫻花季迎接遊客的萩城土橋日前已完工
配合被指定為國家史跡的萩城護城河的規模確定工程,萩市所進行的挖掘調查以及整修護城河等的「史跡萩城跡保存修理事業」,花了15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3月29日將舉行完成儀式。在2004年的「北之總門」之外,這回,又增加了附有土牆的「土橋」復原完成。(2011年2月24日 引用自每日新聞)
山口縣北部的萩市,自古以來就是個繁榮的城下町。同時,以培養出許多對明治維新有貢獻之人而聞名的19世紀的私塾—「松下村塾」,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以說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市內仍保留著城下町獨特的城鎮土地劃分,許多對歷史有興趣的人都紛紛前來造訪這個城市。
萩城的起源,是在17世紀初的時候,諸侯毛利氏把城池蓋在名為「指月山」的山上開始的。現在,雖然天守閣和瞭望樓幾乎都已經不存在了,不過石垣和護城河還保存著原來的模樣。此外,城內及指月山則有櫻花等樹木茂密生長,呈現出獨特的氛圍。
萩城的起源,是在17世紀初的時候,諸侯毛利氏把城池蓋在名為「指月山」的山上開始的。現在,雖然天守閣和瞭望樓幾乎都已經不存在了,不過石垣和護城河還保存著原來的模樣。此外,城內及指月山則有櫻花等樹木茂密生長,呈現出獨特的氛圍。
這回復原的,是渡過護城河的部份。兩側有土牆延伸,從城外接續「北之總門」的部份。這道門是被稱為「高麗門」的式樣,在建築萩城的當時,它是式樣十分新穎的門,因此相當地珍貴。
- Sep 17 Fri 2010 18:59
山口2010-10-08~:1200座的燈籠照亮傳統街道的「萩之竹燈路」